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重庆]:重庆四条轨道交通线的文化命名昨日出炉

  • 发布时间:2009-10-19
  • 信息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
  • 作者:华龙网—重庆晚报
  •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重庆傍水依山,不但有着非凡的气势和风景,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以后的历史沿革中,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工业文明等在这里孕育生成,并错综交织,形成了重庆今天独特的文化体系。

  如今正兴起的轨道交通,不仅是城市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象征,也代表着一种新的城市文化的兴起,二者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传承。正如市轨道交通总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说:“积淀厚重的城市文化通过轨道交通展现出来,城市将更加和谐、更加富有魅力,轨道交通文化也将得以升华和发展。” 

  每条轨道线都是文化之躯

  重庆轨道交通首条线路二号线于2005年诞生,上天入地,游走主城,被称为山城一张独特时尚的名片。据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较场口、佛图关,19公里线路中的18个车站,36幅历史文化故事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着上溯“巫山猿人”,下迄“五四”运动前后的“巴渝历史”文化主题。故事简洁易记,历史脉络清晰。乘客走完二号线18个车站,就如翻阅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巴渝”发展史。

  “事实证明,承载了巴渝3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二号线,独具人文特色,已成为了重庆城市文化的一个展示平台,也是这座城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受市民喜爱。”轨道公司说,为全方位展示重庆文化,今后,主城区所有轨道交通线都将与“巴渝重庆”二号线一样,作为重庆文化展示之躯,担当起重庆“ 文化使者”重任。目前,经相关专家讨论,对一、三、六号级及环线的文化名命提出了“红色之城”、“产业重庆”、“景观重庆”,以及“风情重庆”之称谓的建议。

  请您参与命名寻找元素

  轨道交通是全市人民的,让它以一种地域文化的使者身份出现,这种文化乃至用于表现它的元素都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能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红色之城”、“产业重庆”、“景观重庆”,以及“风情重庆”文化命名是否妥当?里面的文化元素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哪些应当予以补充或替换?哪些元素应给予突出处理?“为尽可能将事情办得漂亮一些,让市民都满意。”市轨道公司昨诚邀市民建言献策。

  该公司称,该文化命名方案现仅是一个征求意见的初稿,希望广大市民都来关心、关注、献言、参与,为线路找到最合适的命名及表现元素。若您有好的建议,请登陆本报网站及华龙网留言,也可拨打电话68808255,轨道公司将对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进行搜集整理,在具体实施中予以考虑或采用。届时,我市轨道交通文化建设将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地铁一号线——红色之城

  重庆的历史对于全国全世界来讲,莫过于小说《红岩》所反映的解放战争胜利前的抗战史,是重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突出之处,也是重庆城市的个性与特色。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由此爆发。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高扬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领导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掀起了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孕育和锻造了我党具有鲜明历史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红岩精神。

  轨道公司称,朝天门至大学城的地铁一号线,沿线的较场口、七星岗,沙坪坝、双碑,以及相邻的红岩村等地都有着“红色文化”背景,专家们拟给该线赋予“红色之城”称谓。它以红岩精神为内涵,以川东地下党的地下斗争、中共南方局艰苦卓绝的奋斗、统一战线各阶层争取民主独立的斗争,以及抗战重庆为内容,宣传重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气质。

  一号线拟以红色领袖聚重庆,“皖南事变”题词,叶剑英“舌战群儒”,叶挺狱中谱囚歌等革命人物在重庆的故事,以及发生在革命遗址上的抗战故事为元素进行展现。

  轻轨三号线——产业重庆

  重庆位于中西部交界,坐拥两江,历史上又曾三次直辖,因此,相对其它城市而言,产业发展脉络独特。在1890年前,重庆一直以农为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活宁静安逸,产业发展仅停留在手工业作坊。1890年的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次年的海关成立,特别是1898年3月9日,英国商人立德乐的商船“利川”号在川江试航成功,让重庆宁静的生活被打破,重庆封闭了两三千年的大门被彻底打开,法、日、美、德等国列强商品如潮水般涌入,重庆手工作坊式的传统产业土崩瓦解,近代工业开始在重庆萌芽。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武汉沦陷,卢作孚指挥民族工业内迁重庆;新中国成立后,三线建设;直至十年前,重庆直辖和以后的1997年胡锦涛总书记“3·14”讲话,重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地位。在近代重庆百余年的风云变幻中,重庆产业历经沉浮,顽强发展,不断越位升级,最终形成了如今以汽摩、电子等为主导的庞大产业体系,推动了重庆经济发展,重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轻轨三号线南起鱼洞,北至空港开发区,60公里长的线路将重庆新旧工业园区串连在了一起。据轨道公司称,“产业重庆”以“产业”为主题,借“一代女商寡妇清”、“陪都工业大内迁”、“敦克尔克大撤退”、“汉阳兵工厂迁渝”等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庆产业历史事件作主线,勾勒刻画重庆产业、社会经济发展变迁史,并展望未来重庆产业发展格局。轨道交通三号线建成后,乘客沿该线走完,对重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以及产业发展脉络就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地铁六号线——景观重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重庆的先民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下了令后人称奇叹绝的人文景观,大足石刻、丰都鬼城、龚滩古镇……

  全长约60公里的地铁六号线,起于南岸茶园城市副中心,止于北碚城北新区,并设蔡家至渝北南山支线。线路贯穿了南岸、渝中、江北、渝北、北部新区、北碚,沿线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重庆后花园”缙云山、自然生态屏障铜锣山、城市肺叶南山和歌乐山都点缀其中。

  “景观重庆”崇尚自然风景,保护人文风情,选取了重庆部分具有标志性的自然人文景观展示于线路之上。其中“自然景观”部分罗列了芙蓉洞、四面山、长江三峡、仙女山、金刀峡、茶山竹海、乌江画廊、天坑三桥等景点;“人文景观”部分则拟选取解放碑、磁器口、路孔古镇、钓鱼城、大足石刻、中山古镇、丰都鬼城等景点。

  “景观重庆”是重庆旅游的一张完美导游图,乘客走完六号线,对重庆已开发的最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环线——风情重庆

  麻辣火锅、咸腌榨菜、哭嫁摆手、吹打跳灯……在时代发展中,重庆民俗风情历史久远,区域文化极具特色。44.9公里的环线呈椭圆型连通其他九条轨道交通线路,贯穿重庆老城核心区。据市轨道交通总公司介绍,该线周边居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处处反映出重庆特色。

  “风情重庆”拟通过以“民俗风情”和“民间美食”来展示重庆多姿多彩的另一面。其中:“民俗风情”拟纳入铜梁龙、秀山花灯、接龙吹打闹、綦江版画、酉阳摆手舞等文化元素。“民间美食”则以美味火锅、酸辣粉、邱氏涪陵榨菜、香山蜜饼、江津米花糖、山城串串香、茶馆龙门阵来体现。其元素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悦耳亲切。